【山肿特色医疗技术】超显微外科技术之淋巴管-静脉吻合(LVA)
编者按:为充分展现医院特色、学科优势和特色诊疗技术,形成良好品牌效应,提升大众对肿瘤技术的了解,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开设“特色医疗技术”专栏,全方位展示医院的创新成果与优质服务。本期内容为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
近日,我院子宫肿瘤二病区成功为一名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实施了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这标志着我院在淋巴水肿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此项技术的开展,为长期受淋巴水肿困扰的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47岁的许女士于2018年确诊为宫颈鳞癌Ⅱ期,经历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但自2019年起出现左下肢水肿,并逐渐发展为双下肢水肿。2025年7月,许女士慕名来到我院就诊,经专家会诊确诊为“双下肢淋巴回流重度障碍”,表现为淋巴管未显影、真皮返流等典型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接诊后,我院子宫肿瘤二病区主任于浩和副主任医师高嵘会同科室全体医生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并确定决定采用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给予患者治疗。主刀医师高嵘采用我院新进的显微设备,取右下肢5个切口,共完成23处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二天观察患者右下肢肿胀消退明显。
镜下淋巴管-静脉吻合口及荧光显像
淋巴水肿作为妇科肿瘤术后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长期以来缺乏根治性治疗手段,传统疗法仅能姑息性缓解症状。而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技术通过以显微外科的极致精细可以确保每一处吻合的持久通畅,能够实现淋巴回流动力学功能的真正重建。这一技术的引入,标志着我院在这一领域实现了从对症处理到功能重建的范式转变,为患者带来了彻底康复的新希望。
未来,我院将进一步优化技术路径,完善围手术期管理体系,推动LVA技术的规范化推广,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突破性治疗模式,真正实现肿瘤治疗从单纯“延长生存”到“提升生活质量”并重的跨越。